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,是具有收藏的“古董”,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,正所謂“人間珠寶何足取,豈如陽羨一丸泥”。一把好的紫砂茶具貴在形、氣、神。形者,形象也,點與線,線與面,明暗與虛實,壺體的各個部位和諧一體;氣者,氣質也,壺如人,氣質為貴。此乃內在之精神,非一日之功;神者,神韻也,此乃壺外功夫。在紫砂大師們心目中,什么樣的壺才是好壺呢?讓我們跟著大師來挑好壺!
一件完好的宜興紫砂壺,必須是作品本身能夠抒發藝術語言,令人油然而生一種美好的藝術感受。一是要給人一種美的外在形象,二是要散發美的情趣,三是要有美的藝術內涵。如果能做到三者皆備,便達到了精氣神融會貫通的境界,就能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,那才是一件上乘的作品。
:壺是人做的,壺與人又有不少相似之處,用心觀察,你會發現同樣造型的壺,不同的人做,就會產生不同的韻味,有高雅粗俗之分,有霸道儒雅之分。做壺是做藝,做藝如做人,需要全身心投入,要認真做人、認真做藝,不要把造型、做工勉強帶得過的壺給人,這樣對收藏者是極不負責任的,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。不要看今天帶得過去了,隨著時間的推移,后人會評價這把壺,也會評價做壺人的藝品。藝術上對別人負責,實際是對自己負責。
國大師譚泉海:1939年生于江蘇宜興和橋鎮,自20世紀50年代隨著著名老藝人任淦庭學陶刻,長期從事陶刻裝飾工作中,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、高級工藝美術師、無錫美術家協會會員。陶刻作品曾獲萊比錫國際金獎,曾到臺北和馬來西亞舉辦個人書畫展覽
做陶刻的,功夫在陶外。我每天都要練字畫畫,連篆書、楷書、隸書、草書,寫生和臨摹古畫。紫砂陶刻主要還是用線條的粗細濃淡、軟硬遠近來反映。我一般是做工筆,工筆有內容,陶刻容易表現。紫砂壺本身很古樸,你把很多顏色弄上去,就不行,破壞了紫砂器渾樸天然的本質,不能很好的反映紫砂本身的質地效果。紫砂禮品要加裝飾,不能和紫砂本身的特色相沖突。我們講的墨分五色,如黑白照片的效果,也很好。我的工藝追求是出了凸顯紫砂的質地特征之外,也注意反映陶刻的用刀特色。
國大師呂堯臣:
一九七0年服務于"宜興紫砂研究所",專事紫砂器的造型設計工作。此期間,新品層出,如"竹爐茶具"、"竹圈酒具"、"玉帶壺"等作品屢獲全國陶瓷美術評比金獎、銀獎。于是就有了"創作大師"之譽。
作品造型新穎別致,做工細膩嚴謹,深受紫砂同好和陶瓷專家贊嘆,并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以當代珍品收藏。
呂堯臣強于思考,觀察敏銳,紫砂制作技巧扎實。在三十多年的創作實踐中,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。其能于生活中捕捉美的形式,大膽構思嘗試,結合紫砂特質加以創作。設計獨特出眾、奇趣無窮,整體造型比例恰當,意涵深刻雋永,配合獨樹一幟的制壺手法,散發著強烈的藝術氣息,兼具傳統基礎的深度及現代感,并顧及實用性。
紫砂壺是有靈性的,你喜歡它,它也親近你;日久撫摸,壺身亞光漸起;珠璣隱現,通體似玉若瑩,這才是紫砂的真容。鑒賞一把壺,一要看泥質,優質泥往往選料精細、加工繁復、陳腐多年、泥色自然、溫潤凝重而無需加工,入手便光潤古雅,俗稱“天青泥”;二要看造型,無論光器、花貨、筋襄器,要有形有神、骨肉勻稱;三看功能,口蓋嚴絲合縫,壺嘴出水流暢,壺把端拿省力,裝飾玩味無窮;四聽聲音,一把好壺,敲擊的聲音應該是清脆的,有金屬的質感。低沉、沙啞的聲音,表明這把壺的燒成有問題。一把紫砂壺,如果具備上述四個條件,無論有否名頭,就是一把好壺了。
國大師顧紹培:
我認為搞紫砂壺造型設計,一定要有節奏感,作品的節奏感越強,宜興紫砂的韻味越足。只做小的,放不開,如同繡花一樣;做大的,能掌握作品的氣度、骨架。如同古代的青銅器一樣,它象征的是一種權利,所以它的造型有氣度、有力度,有一種不可動搖的霸氣。我把古代青銅器的這種霸氣吸收到紫砂大器的造型上來,紫砂大器的造型也要有霸氣、有力度。要大氣,就要掌握它的韻律、節奏,再加上平衡、和諧,就產生了韻味。
國大師鮑志強:1946年生于江蘇宜興蜀山的鮑志強,自1959年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,先后師從談堯坤、范澤林、吳云根、任淦庭等名家學習陶刻、制壺等紫砂制作工藝,現已成為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、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等稱號于一身的紫砂名家。在多年的紫砂創作生涯中,鮑志強佳作不斷,不僅在紫砂器型設計和綜合裝飾方面取得許多突破,其獨創的“亂刀刻法”對紫砂藝術更可以說是杰出的貢獻。
亂刀,亂中不亂,它是有規律的,在亂中要表現墨韻的味道,針對畫面的要求,要合理的去運用。我在陶刻上,一般還是喜歡線面結合的運用。有塊面、有線條、有粗有細,這樣有對比。要達到這種要求的話,在一些刀法的運用上面,就要根據對象的要求來進行變化。如果死搬硬套過去的那一套刀法,要表現某些對象就沒有辦法了。你要刻出按照自己的藝術眼光來表現的這個形態的話,就必須要琢磨自己形成的這種刀法并靈活運用它。
一把好壺的優點一、紫砂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,氣孔微細,密度高。用紫砂壺沏茶,不失原味。
二、紫砂壺透氣性能好,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,暑天越宿不餿。久置不用,也不會有宿雜氣,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,立刻傾出,再浸入冷水中沖洗,元氣即可恢復,泡茶仍得原味。
三、紫砂壺能吸收茶汁,壺內壁不刷,沏茶而絕無異味。紫砂壺經久使用,壺壁積聚“茶銹”,以致空壺注入沸水,也會茶香氤氳,這與紫砂壺胎質具有一定的氣孔率有關,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。
四、紫砂壺冷熱急變性能好,寒冬臘月,壺內注入沸水,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。同時砂質傳熱緩慢,泡茶后握持不會炙手。而且還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燒加溫,不會因受火而裂。
五、紫砂使用越久,壺身色澤越發光亮照人,氣韻溫雅。紫砂壺長久使用,器身會因撫摸擦拭,變得越發光潤可愛,所以聞龍在《茶箋》中說:“摩掌寶愛,不啻掌珠。用之既久,外類紫玉,內如碧云?!薄蛾柫w茗壺系》說:“壺經久用,滌拭口加,自發黯然之光,入可見鑒?!?/p>
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:古宜 發表,轉載請注明來源!